人工智能伴侣对您的孩子安全吗

young boy speaking through voice notes with an AI companion bot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速度之快常令我们难以跟上其步伐,而如同网络世界的大多数事物一样,孩子们往往比我们更早接触新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之初,便因青少年可能用它来完成作业、代写论文或填答最新测验题等多种作弊方式而引发轩然大波。但如今孩子们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已然进化——从简单的检索查找,到随身携带专属的数字笔友、知己和虚拟心理咨询师,这些数字伙伴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

人工智能伴侣机器人的兴起已悄然渗透进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机器人虽非真正意义上的“实际”存在,却依然是陌生的事物——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关系模式,需要家长审慎考量、了解并提出质疑。我的孩子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当孩子探索这些技术时,我需要了解哪些知识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与伴侣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聊天机器人与伴侣机器人的区别虽然微妙却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与功能定位上。

  • ChatGPT、Gemini和Claude等聊天机器人,本质上是为我们打造的智能助手——它们能解答疑问、解析概念,若负责任地使用得当的话,它们能够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当然机器人也会出错,但这类“经典型”聊天机器人会持续接受严格测试,安全防护机制也日益完善。
  • Replika和Character.ai等伴侣机器人则截然不同。它们是为建立更深层情感联结而设计的数字人格。Replika的标语精准概括了其存在意义:“关怀备至的AI伴侣:始终倾听对话,永远与你同在。”这类机器人被专门设计成亲切友善的形象,让人感觉亲密无间,并能与人类用户建立情感纽带。人们使用伴侣机器人的动机各不相同,可能是寻求建议、进行角色扮演,或是渴望建立情感联结。

伴侣型机器人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在于,Character.ai等平台上的许多角色都自称是拥有执业资质的专业人士,例如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虽然像ChatGPT等工具并未如此操作,且一些平台正在添加防护措施或更新现有机制以遏制滥用,但这些机器人仍被设计成“听起来”随和且富有亲和力,导致许多用户将其当作私人倾诉对象。

孩子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伴侣的频率到底有多高?

答案可能超出您的想象。Common Sense Media等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些工具在超短时间内已得到普遍应用。如今,绝大多数年轻人已接触过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仅仅是因为它无处不在——无论是通过搜索引擎、作业助手,还是他们日常使用的应用程序。伴侣机器人也不例外:七成青少年曾使用过伴侣机器人,其中半数是高频用户。

尽管许多家长尚未尝试这些工具(尤其是情感驱动型伴侣机器人),孩子们却已走在时代前沿。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已在某种程度上融入到孩子的数字生活中。

孩子在哪里能找到伴侣机器人?

伴侣机器人的最大吸引力之一在于所有人都可以轻松访问它——无论是通过Replika之类专用应用和网站,或者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如今,孩子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找到伴侣机器人,其中包括:

  • Instagram、Snapchat和X等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Facebook和WhatsApp中集成的Meta人工智能因与未成年人进行“浪漫”聊天而饱受抨击,而通过X平台的人工智能工具Grok,用户可以与名为Ani的调情伙伴聊天以解锁“火辣模式”。
  • 游戏内广告、社交媒体及视频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或TikTok)投放的广告。
  • Replika等专用应用程序和网站。此类平台多达数百个,难以判断哪些风险最大,但根据学校和家庭的报告,Poly AI、WeMate、Privee AI、TalkTo.AI和Dream Companion等平台被指出存在特别严重的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访问一些危害性较大的机器人和“监管”较少的AI工具,无论是通过朋友推荐、偶然浏览还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此时家长控制功能尤为重要,它能通过屏蔽和过滤特定网站或应用(包括有害的聊天机器人平台)来保护孩子。Qustodio能够协助家长管理AI应用及网站的访问权限,可针对单个应用或整个AI类别轻松实现屏蔽、允许或设置使用时间限制。当孩子访问基于AI的网站时,您还能即时收到预警通知,从而帮助您轻松实时管理这些伴侣型机器人的访问和潜在风险,并及时与孩子沟通

孩子如何使用人工智能伴侣?

孩子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上使用这些工具,而不仅限于智能手机。通过网站、应用程序和内置消息服务,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孩子都可能在自己的个人设备或学校发放的设备上使用这些工具。孩子使用人工智能伴侣最常见的三种方式是:

1. 寻求建议

从处理友谊或与情侣的争执,到做出重要决定,甚至探讨心理健康问题。

2. 寻找陪伴

孩子们可以在这些机器人中找到“朋友”,无论是为了消遣无聊、应对孤独,还是探索恋爱关系。8%的青少年表示他们曾使用伴侣机器人进行恋爱或调情互动

3. 辅助学习

AI伴侣能为孩子提供作业解析、辅导帮助或快速解决方案。

对孩子们而言,机器人的吸引力部分源于其交互设计——它们随时待命、免费或低成本、永不厌倦且充满耐心,还能迅速给予共情回应。或许,最吸引人的特质是它们“乐于”充当永远准备好的倾听者,默默聆听而不妄加评判。对孩子来说,这些机器人能营造出比与亲友交谈更安全、更具支持性的空间。

家长需要了解哪些关于伴侣机器人的信息?它们安全吗?

关于伴侣机器人,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是:我们尚未完全了解它们对儿童的影响。这类产品对我们而言相对较新,目前尚缺乏大量研究来评估频繁使用它们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安全测试的难点在于我们无法预测它们对特定指令的精确反应。我们或许了解它们的基本特性——例如某个机器人可能被设计成幽默、实用或支持型——但这并不能揭示它们在具体情境中的特定回应方式。

我们可以把潜在的危害归结为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是该工具最初的设计理念;二是我们最终的实际使用方式。但是,早期研究和现实案例表明,家长应警惕以下一些风险

  • 错误信息与偏见:机器人可能产生“幻觉”或编造“事实”。
  • 虚假亲密感:孩子可能很快忘记自己实际上是在与代码互动,从而通过虚假联结形成情感依赖。
  • 有害内容: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确实存在机器人鼓励自残或暴力等有害行为的案例。
  • 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依赖机器人完成学业或决策会削弱儿童(乃至我们自身!)的解决问题能力。将过多任务外包给工具或机器人,可能对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聊天机器人还存在一个问题:它们被设计成听起来和感觉上完全像真人——像您遇见过最友善、最乐于助人且最支持您的那个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往往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正在与技术交互,因此最终与之建立了情感纽带。这种情感依赖的形成速度之快令人震惊,部分研究甚至表明某些用户可能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感知为比人类更具同理心。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与机器人建立友谊和关系?虽然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家长应警惕哪些危险信号?

每个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但人工智能伴侣的一些潜在危险信号包括:

  • 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与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工具聊天,尤其是超过与朋友或家人的沟通。
  • 对某些应用、对话或“朋友”保持神秘态度
  • 在困境中依赖机器人提供情感支持,而非寻求可信赖的成年人帮助。
  • 上网后情绪突然变化
  • 将机器人当作真实人物、精神导师或权威人物来谈论。

如何与孩子谈论伴侣机器人?

管理孩子与人工智能工具互动的一个好方法是共同制定家庭数字协议,并将人工智能列为需要建立健康界限的科技类别之一。其他一些常见的类别,例如社交媒体、游戏和流媒体平台,也应纳入其中。

从好奇心入手——询问孩子使用过哪些人工智能工具,他们喜欢这些工具的哪些方面,以及哪些方面让他们感到惊讶。共同探讨这些工具的利弊,比如哪些功能可能带来帮助,哪些功能又存在风险。同时建议联系孩子的学校,了解校方的人工智能政策及指导方式,看看能否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关于人工智能工具的对话开场白

“你见过人工智能做过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事?”

“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作业有哪些公平——以及不公平——的方式?”

“你觉得和人工智能交朋友会怎样?它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什么时候向人工智能寻求建议比较合适?什么时候更应该找真人咨询?”

由于这项技术仍处于萌芽阶段,您可与孩子共同探讨诸多问题,关键在于既要分析其积极意义,也要审视潜在弊端,从而真正为孩子做好准备——未来社会无疑将要求他们精通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

 

虽然AI工具有时能带来支持甚至赋能感,但它们无法替代真实的人际联结,且伴随的风险需要家庭共同警惕。通过保持好奇心、提出开放式问题,并建立健康的家庭边界,您能引导孩子将人工智能转化为助力而非伤害的来源。

Qustodio dashboard | kids screen time

Qustodio如何帮助保护您的家人?

Qustodio是保障您孩子的网络安全并帮助他们养成健康数字习惯的最佳工具。我们的家长控制应用可确保孩子远离不当内容或过度屏幕时间。

免费开始使用 免费开始使用